[轉貼]「電影是經由和世界的相遇所誕生的」──是枝裕和《我在拍電影時思考的事》




[[ 我拍電影從來沒有想過要改變什麼,也沒有能力改變。我只是希望成為電影這個擁有100多年歷史的悠悠長河中的其中一滴。」

以影像溫和直視社會殘酷,透過捕捉日常瞬間呈現普世價值的電影導演是枝裕和,自從1995年以《幻之光》出道、驚艷國際影壇以來,有人將他視為小津安二郎的傳人;有人稱他是日本的侯孝賢;有人讚譽他是日本電影新浪潮的大師、中生代最重要的獨立導演;但他卻自況是,自成一派的電視製作人之電影導演:「我所運用的電影語言,顯然跟那些以電影為母語的正統創作人不同,而是有著電視腔的『「自成一派」』。」


走著拍著一晃三十年,這一次,敏銳而纖細的是枝裕和,決定現身定格在讀者面前,以一貫的溫柔,娓娓道出這些歲月以來「我在拍片時思考的事」。 ]]



對我而言,《橫山家之味》是目前為止拍攝的作品中,拍起來最沒有壓力的作品。當然其他作品也都很重要,只是說《橫山家之味》是典型在不強求、不貪心的情況下所寫的故事。重新嘗試那種「寫出自己想寫的故事」就是這一次的《比海還深》。
我和阿部寬在這兩部作品之間都為人父,年紀也都邁入五十大關。因此比起《橫山家之味》讓主角在人子、人夫的同時也是人父,處於稍微更複雜的人際關係中。如此一來導演和演員也能跟著角色隨著人生的時光流動而成長、老去,應該是很難得、幸福的經驗吧。希望到了六十歲也能以同樣模式和阿部寬拍電影。
關於電影導演到底是作家還是職人,恐怕對導演自身來說也是意見分歧吧。至少我個人的認知是電影並非從自己的內在產生,而是經由和世界的相遇所誕生下來的東西。
《比海還深》社區設計圖

以前面的比喻來說,經過充滿「大廚」意識的《奇蹟》、《我的意外爸爸》、《海街日記》三作品,感覺《比海更深》又回歸到「作家」的電影。前三作雖然拓展了自己的能力,但如果只能拍攝那種作品,相信會累積許多壓力。所以另一方面能拍如此略為樸實的作品,真的是很奢侈。如果還能繼續享有這般奢侈,相信身為電影導演應該可以累積更多可貴的經歷(但願能持續下去)。
我對家庭倫理劇的想法全部都灌注在《比海還深》。不只是這二十年來電影導演的資歷,基於對小時候看過、自己最喜歡的電視家庭倫理劇的偏愛與尊敬,完成了這部電影。
那是自覺到個人顏色濃厚的DNA就存在於那裡,也甘於接受此一事實,也算是一種自負的表示。但它不是用力挺起肩膀以集大成或代表作等字眼形容的電影,反而身為製作者有種從頭到尾都鬆下肩膀的力量,讓某種東西展露出來的感覺。
我想那應該是愛吧。一半是出於願望,對家庭倫理劇、對社區、對生活在社區一個人死去的母親、還有對無法如願生活的主角的後悔和包含斷念的愛。希望大家能用充滿感情的眼神凝視這部電影。

發現愛是拍得出來的是在大學時代。在早稻田大學的ACT小劇場看費德里柯・費里尼(Federico Fellini)導演的《大路》、《卡比利亞之夜》是在十九歲那年。或許愛的量、質和純度無法跟其他人相比,但在這部《比海還深》,現在的我灌注了自己全部的愛。


留言

熱門文章